【財新網】(記者 李雪娜)房地產稅立法雖已進入2014年全國的立法重點,但真正完成立法至少需3年時間。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于3月30日廣州召開的第三屆嶺南論壇上,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。
許善達認為,房地產稅立法難度較大。房地產稅既涉及住房和土地,和西方發達國家不同,中國房地產財產所有者為兩個主體,即住房所有者是個人,土地所有者是國家,“目前還沒有看到哪一個經濟體,同時向兩個財產主體征收財產稅”。
許善達表示,同時向兩個財產主體征稅,將面臨如何核定土地價值和住房價值、稅基如何劃分等問題。
隨著城市發展、公共設施進一步完善,土地增值明顯,住房則因折舊而貶值。 “等不到70年,可能到了20年住房即達到完全折舊。到那個時候,對房地產稅怎么征,稅基怎么定?”
部分職能部門職責變化也影響立法進展。目前房地產稅法草案由全國人大牽頭,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起草。 “人大牽頭,而非政府”,這也意味著,財政部、稅務局、建設部在該立法中的工作職責發生了變化,“他們成了協助單位、配合單位”許善達說。
此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兩會上,全國人大對外稱房地產稅正在研究推進中。許善達認為,之所以還在“研究中”, 是因為“諸上問題理論和法理上尚待厘清,缺乏統一共識”。這種情況下,3年時間很難完成立法。
十八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提出,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。今年兩會總理工作報告亦明確表態年內推進房地產稅立法。
第三屆嶺南論壇,由財新傳媒與中山大學嶺南(大學)學院共同主辦。此次嶺南論壇的主題為“中國經濟:尋找改革動力”,聚焦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可能釋放的紅利空間,探討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,尋找中國經濟煥發新活力的路徑和方向。